「我一開始很抗拒申請中國的學校,但後來被說服,」午後的陽光灑落在女孩臉上,她倔強的表情下,有點無奈。
莊婕(化名)爸爸是昆山台商,她從小學到國中都在昆山念書,中考(國中升高中)表現失常,回台灣念書,和家人開始了3年「遠距」。
「爸媽很希望我能回中國念大學,」她打算用均標(今年為45級分)成績申請蘇州大學、福州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等211與985工程(見小辭典)等級的學校,但也害怕自己競爭力不足,被擠下去。
她想念日文系,但成績在台灣只能念私校,家中還有弟妹要念書,只好申請中國大陸的學校。「老實說,我學習真的鬆懈,早點回去接觸競爭很強的環境,體驗危機感。」
看似被說服,但經歷過中國大陸的斯巴達式教育,她還是有些卻步,同時想申請日本的大學。「世界很大,我都想去看看,」思忖許久,她說。
陳治(化名)學測55級分,立志當律師,也選擇申請中國大陸的大學。陳治的父親是私校教授,考量到未來台灣律師飽和,加上中國有意吸收台灣中等的學生,可以錄取更好的學校。
「有更好的機會,為什麼不去?」陳老師說出父母心聲。
去年7月,中國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依據台灣地區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有關事項通知」,開放台生學測均標以上,可申請中國的大學。
2010年,中國教育部首次開放台生可用學測頂標申請,2011年開放前標,今年再度放寬標準。從前12%、25%到50%的台灣學生,將近七萬人,加入中國大陸九百萬高考考生的戰場。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2014年在中國台生為9974人,2016年是10823人,大學本科生就超過6000人。
近兩年,到中國讀學位的台生人數超越來台就讀學位的陸生。赴蘇州大學、武漢大學就讀的台生,一年就超過50位。
一種分數,多種選擇
台灣中段學生,負擔不起私校學費,上不了理想科系,開始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位置。
提供港澳台生到中國留學資訊的網路論壇「中國留學社」負責人李文浩說,今年不管是家長或是學生,詢問度至少都比往年翻了好幾倍。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育文化組高級助理研究員盧宸緯指出,中國開放大學可自主確定招收台灣學生的數量或比例,以及提供台生「在地化同等待遇」,等於各省可依自己的需求,訂定招收台生的方式與畢業標準。
李文浩分析,這一、兩年,因為中國資訊、影視、金融科技發展疾馳,很多高中生看陸劇、用淘寶買東西,蔚成風氣。過往台生嚮往北大、清華,但這幾年北京電影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等詢問度也很高,開放均標,轉往中國念中醫的學生也會增加。
更多詳細內容: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9143
文章來源: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9143